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,心悲气并则心系急,心系急则肺举,肺举则液上溢,故泣出矣。二气往来,化生中土,万物生焉,二气亦赖焉。
主以柴胡汤,专舒木气,木气得舒,枢机复运,邪自从枢转而出,此本经浅一层立法也。肝气善逆,故一名曰“厥”。
三阳为表,故病发寒热,及为痈肿。义以知为数,知其气至为度也。
胃脉循腹里,故善满。酒后中风则汗漏不止,故曰“漏风”,亦谓之“酒风”。
大热而甚,寒之不寒,是无水也;热动复止,倏忽往来,时动时止,是无水也,当助其肾。经云:"脾无湿不生痰。
故虽同时遇风,而有受有不受,此病之所以异也。邪气自风府日下一节,故于二十五日下至尾,复自后而前,故于二十六日入于脊内,以注伏膂之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