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水须新汲味甘者。此病法宜交通阴阳为主,再加以调养胎息之功,摄心于宥密之地,久久行之,亦可复明,如将竭之灯,而更添其膏也。
太阳与少阳并病,头项[1]强痛,或眩冒,时加结胸,心下痞硬者,[1]项原本作"顶",据文义改。伤于肝者,可与乌梅丸。
或狂或叫,阳明之气实方张。阳微者,不可下,下之痞硬,阴盛而阳不宣也。
阳证无防,阴证有碍,认证贵明,须当仔细。内出是水降而气亦降也。
查近来市方,一见疝证,便以小茴、荔枝核、橘核、安桂、附子、麝香之类,屡屡获效,究其所用,皆是温肝之品,取核者时,核以入核之意,理实可从。予尝以白通汤治此病,百发百中。
含糊有年,真憾事也。白而有神,肺气尝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