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》云∶凡汤酒膏药,旧方皆云咀者,谓称毕捣之如大豆。凡伤寒自利者,当看阴阳,不可便用止泻温补。
风气不去,卫气不复,必漫无止。可按、可揉者,虚也。
嗟乎,仲景之书失全,伤寒之病枉死。膀胱不利为癃,不约为遗溺。
凡伤寒在霜降以后、春分以前,名为正伤寒,宜用辛热之药以发之。此二种病乃是腑脏受纳病别故尔。
近代针刺不传,而欲以汤药补偏救弊,调营卫而和阴阳,舍《金匮》其奚从焉观其重引经文云:阴气孤绝,阳气独发,则热而少气烦冤。 若大青黑,面一黄一白者,是肝已伤,不可复治,数日而死。
刺入三分,留五呼,灸三壮。羸瘦虚损,梦中失精,上气咳逆,狂惑妄误。